全球控烟履约工作呈现出《公约》约束力和影响力降低、控烟履约面临挑战。在新型烟草制品监管方面呈现出绝对禁止、严于卷烟、宽于卷烟、鼓励替烟等不同立场。
作者:锦瑟
文章来源:烟草在线网站
7月份,深圳卫健委发布的一篇文章《二手烟,其实是一种霸凌》引发了广泛讨论。文章的核心观点是:在公共场所吸烟不是吸烟者的自由,而是对非吸烟者的“霸凌”。这一说法迅速出圈,有人说好,也有人觉得夸大其词,抽根儿烟而已,怎么还跟“霸凌者”挂上钩了呢!毕竟,没人喜欢被道德审判,尤其是当自己的习惯被贴上“恶霸”标签时。“霸凌”这个词,通常带有主观恶意,比如校园霸凌、职场霸凌,强调的是强势方对弱势方的刻意压迫。而大多数烟民在公共场所点烟时,可能只是习惯使然,并没有伤人的故意。所以,说二手烟是“霸凌”,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修辞手法——用强烈的字眼引起公众注意,未必是严谨的科学表述,但传播效果却非同凡响。
7月初,还有一起因吸烟引发的公共事件受到媒体关注。关女士7月3日在长沙望城一家连锁餐厅用餐时,因劝阻邻桌顾客吸烟反被怼后愤然离开,后来将此事发到网上引发热议。7月4日,门店经理向关女士道歉,随后记者了解到,涉事门店已撤去烟灰缸,修改了禁烟标识,并发布公告说所有门店都会整改禁烟。
7月21日晚,一段外国小哥制止男子在室内抽烟的视频在网络曝光。视频中,一外国小哥多次提醒在室内抽烟的男子不能抽烟,但该男子在外国小哥持续制止下仍坚持抽完烟才掐灭。经核实,抽烟地点位于上海市闵行区一公寓的商业区。视频曝光后,公寓管理方调查属实后即对抽烟男子所在的商户采取停业整改措施,并主动与视频中的外国小伙取得联系,对其维护公共场所控烟规定的行为表示高度认可与诚挚感谢,同时就管理方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吸烟行为向其致歉,明确承诺将进一步强化管理措施,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与此同时,相关监管部门迅速开展处理,闵行区爱卫办、区卫监所、新虹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到达公寓现场,查看和查阅相关材料。7月24日下午,闵行区卫监所对涉事当事人和商体管理方进行谈话,对涉事个人罚款200元,同时对商体开具监督意见书,要求场所停业整顿,并严格落实控烟相关措施,加强管理。
上海市爱卫办表示,任何个人都可以要求吸烟者停止在禁止吸烟场所内吸烟,并要求所在单位履行劝阻吸烟的义务。市民可以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或“控烟热力地图”微信小程序提供控烟问题情况。
抽烟的人并非是“坏人”,劝阻的人也应该注意态度与言辞,媒体报道需公正客观。不同群体之间与其互相贴标签,不如共同努力——吸烟的人注意不打扰别人,劝烟的人注意礼貌用语,制定政策的人除了加强执法,也可以多设吸烟区,让烟民有地方可去,而不是被迫在公共场所“打游击”,这样我们的公共空间才会更健康、更友好。
国际方面——
据Truth Initiative近日报道,在美国,吸烟再次在娱乐和社交媒体上被美化。真相倡议组织(Truth Initiative)第七份年度报告《当你在流媒体时》发现,2023年电影中的吸烟画面激增了70%,而描绘烟草的电影数量自2020年以来首次增加——与此同时,研究表明,接触此类画面可能会使年轻人开始吸食尼古丁电子烟的几率增加三倍。这份题为《灯光、摄像机、成瘾:持续不断的荧幕烟草画面如何助长年轻观众的尼古丁成瘾》的报告显示,2023年最受15至24岁观众欢迎的15部电视剧中,有7部涉及烟草内容,包括《辛普森一家》、《恶搞之家》和《美国老爸》等动画片,这凸显了烟草画面仍然是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 大银幕上的情况更加糟糕,自 2020 年以来,涉及烟草的电影数量首次增加。尽管音乐视频中以烟草为主题的排行榜冠军歌曲数量较 2022 年有所减少,但近四分之一的视频仍然包含烟草,截至 2024 年 10 月,YouTube 上的观看次数总计接近 50 亿次。这份报告发布之际,青少年电子烟使用率已降至十年来的最低水平,然而数据显示,仍有20%的年轻人面临终生尼古丁成瘾的风险。
越南国民议会通过了一项新法律,从 2026 年 1 月 1 日起大幅提高烟酒和啤酒的特别消费税。根据新计划:香烟每年每包增税 2,000 越南盾(0.08 美元),到 2031 年达到每包 10,000 越南盾(0.40 美元);雪茄20,000 年每支雪茄起价为 0.80 越南盾(2027 美元),到 100,000 年将上涨至每支雪茄 4 越南盾(2031 美元);其他烟草形式(例如烟斗或丝烟)2027 年设定为 20,000 越南盾/100 克或 100 毫升,到 2031 年增加到 100,000 越南盾。这是越南首次效仿全球其他国家实施结构化绝对烟草税。在此之前,仅适用从价税。
土耳其以“无烟土耳其”为主题发起了一项新的全国性运动,烟草成瘾“仍然是全球和土耳其的主要可预防死亡原因之一”。该运动是在该国烟草控制工作的第 16 个年头推出的,旨在降低吸烟率并鼓励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它侧重于提高认识、提供支持服务,特别是保护年轻人免受烟草制品的有害影响。
据菲律宾星报7月16日报道,电子烟产品在推动消费税征收方面正逐渐发挥重要作用,随着菲律宾政府将其纳入印花税体系,从1月到6月相比去年同期消费税征收额增长了10%,达到1350亿比索(约24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烟草消费税部分增长了34%,从439.5亿比索(约7.7亿美元)增加到589.7亿比索(约10.4亿美元)。特别是电子烟产品的税收征收额从一年前的1.79亿比索(约315万美元)大幅增长了738%,达到15亿比索(约2642万美元)。
7月份,哈萨克斯坦公共健康法修订生效,全面禁止加热烟草制品、电子烟、烟油等产品。哈萨克斯坦国家元首签署了一项关于公共健康立法修正案的共和国法,该法已于6月20日起生效。此项法律对《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公共健康与医疗系统法典》进行了重大修订。新法第110条明确禁止进口、生产、销售和传播以下产品:无烟烟草制品、电子烟、电子烟香料和烟油。此外,禁令还包括超过允许尼古丁和焦油含量的卷烟、加热烟草制品、水烟烟草及混合物和未被确立卫生要求的相关产品。对于销售和传播违法产品,如无烟烟草制品、电子烟及其相关产品,处罚包括最高200倍月工资基准(786,400坚戈,约1,716美元)的罚款、同等金额的改正工作、最高200小时的社区服务或最长50天的拘留。而试图在哈萨克斯坦境内进口或生产这些禁产品者,将面临更为严厉的处罚:最高2000倍月工资基准(7,864,000坚戈,约14,777美元)的罚款,或没收财产并判处最长两年的监禁。据地区国税局解释,若这些行为由团伙或多次犯下,最高可被判处五年监禁。
澳大利亚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电子烟可能比传统的尼古丁替代疗法更有效地帮助人们戒烟。研究人员在《内科医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报告称,使用含尼古丁的调味电子烟设备的人群在六个月内的戒烟率是使用尼古丁口香糖或锭剂人群的三倍。
为推广“减害”理念,以实现英美烟草公司在其“共创美好未来”口号下努力追求的无烟世界。英美烟草公司于 2024 年 9 月推出了“ Omni”,除了在线平台,Omni 还包括一本已出版的书籍,该书已在多个重要活动中亮相,许多公司高管在不同的场合推荐了Omni。 此外,Omni 还通过一个专门的播客“The Smokeless Word”进入了数字媒体领域。该播客内容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新系列节目,旨在与包括文化评论员、政策思想家和创意人士在内的广泛嘉宾展开反思性和开放性的对话。英美烟草公司用 Omni 推动科学家、公共卫生当局、监管者、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之间关于烟草减害的沟通,旨在解决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中存在的关于烟草减害、尼古丁和无烟产品的多项误解。 英美烟草公司计划通过促进与相关关键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对话和互动,将 Omni 打造成一个充满活力的互动平台,并利用该平台作为学习工具,在全球 30 个关键市场通过有意义的互动加速监管策略的制定。自 2024 年 9 月推出以来,Omni 平台被誉为英美烟草公司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宣传活动。
菲莫国际(PMI)全球旅游零售公司(GTR)推出其首个全球性专属网站 smokefreetravel.com(需外网环境打开),用于支持其无烟产品在全球旅游零售渠道的推广。该平台为合法年龄的尼古丁使用者提供菲莫国际无烟产品在全球主要机场和部分国内市场的供应信息。平台已在菲莫无烟产品销售的多数国家/地区上线。此举被视为PMI推进其“无烟转型”战略的一部分,菲莫国际希望借此提升旅游零售渠道的数字化体验与覆盖能力。
近期发布的《2024年世界控烟履约进展报告》显示,控烟履约的分化、分歧进一步加大。一方面一些缔约方和组织持续推进激进的控烟新议题、新举措,另一方面更多缔约方根据国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采取理性控烟举措,这导致控烟履约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化、分歧不断加剧。分化加剧体现为监管的出发点和侧重点差异加大。以烟草成分管制为例,有的从《公约》框架出发,按照《公约》第9、10条规定的检测成分和释放物、向政府报告成分和释放物、向社会公众披露成分和释放物等;有的从保护未成年人和降低危害的角度出发,将重点放在口味管制和尼古丁成分管制;有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对相关材料予以监管。分歧加大还体现为各缔约方监管的立场、措施和力度差异加大。例如,在税收层面呈现高者愈高、低者更低的趋势;在防止接触烟草烟雾方面呈现严者愈严、宽者愈宽的态势;在新型烟草制品监管方面则呈现出绝对禁止、严于卷烟、宽于卷烟、鼓励替烟等不同立场。全球控烟履约工作呈现出《公约》约束力和影响力降低、控烟履约面临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