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明,本文不是科普贴,只面向新型烟草行业特别是HNB行业的从业人员,因此不会对基本术语和缩写以及相关背景做过多解释,懂的自然懂,不懂的不用看。
最近湖南中烟联手深圳合元集团联手,在德国Inter Tabac展会推出颠覆性加热不燃烧产品Usonic Dual烟具和与之配套的Nise烟支,凭借行业首创的“全域涡流温场”技术及AI智能交互能力,荣获展会【InterTabac Alternative Awards最佳HNB产品奖】,引起全球HNB行业广泛关注。详见详见微信公众号宣传文章mp.weixin.qq.com/s/-YEkj9vxvGSv1OFrRBK_VQ
估计很多业内朋友都在关注这款烟具/烟支的技术细节及其相关专利情况,然而,大多数人(内部人士或强关联人士除外)应该目前尚未拿到该烟具/烟支的实物样品,目前也无更多扩展性/跟踪性报道,因此相信大多数人对其技术细节和相关专利情况处于无从了解状态。
为满足大家的好奇心,笔者不揣冒昧,基于十多年来HNB行业技术经验和专利经验,仅仅基于这篇宣传文章的内容和可公开查询到的基本专利调查,“隔空”做些分析推测,尽可能做到逻辑自洽,以飨读者。
强调:由于是“隔空”推测,若该宣传文章中措辞不准确,则推测准确度也受影响,加上信息有限,因此偏差甚至错误在所难免,请读者理解和体谅。
1、烟具加热方式
其实该公众号文章给了我们很多蛛丝马迹(详见文章截图,红框是我所加用于强调,下同):
“Usonic”看起来是Ultra Sonic的缩写,顾名思义估计是超声波加热。结合湖南中烟专利检索,也能检索到一堆与超声波有关的专利,虽然看了前十个都是用于烟油雾化型电子烟的,但不排除基于历史技术积累去做HNB烟具,故超声波加热这一点大概率成立。
“Dual”暗示了可能是双加热系统,除了超声波加热外,应该还有另一加热方式,大概率是电阻加热或电磁加热。检索湖南中烟在电磁加热方面的发明专利,发现目前只有3篇(截图略),而且都是在2017年申请的,这和该公众号宣传文章中提到的“历经三年多的精心研发”不符合,由此推测大概率不是电磁加热。更何况电磁加热HNB的赛道已经被菲莫国际(PMI)密密麻麻布满了基础专利,再用电磁加热难免会专利侵权,故基本上排除掉电磁加热,则由此估计第二种加热方式大概率应该是电阻加热。
“全域”二字显然是指中心加热+底部加热+周向加热的结合,这个毫无疑问。但三种加热方向的组合并不新颖,很多在先专利都提到了这一点,故“全域”应该不是核心创新点。但“全域”尤其是周向加热确实解决了当前菲莫国际当红iliuma烟具的中心电磁加热的有效加热区受限的痛点问题,该问题详见我的另一博文《电磁片内置型HNB烟支加热不充分痛点及各家解决之道》
“涡流”二字貌似跟电磁加热有关(应为电磁加热的本质就是感应电流涡流加热),可能提示了电磁加热,但文中既然说“涡流”用于修饰“温场”,也可能“涡流”是指在描述涡旋气流而非涡旋电流。考虑到前文已经排除掉电磁加热,故这里“涡流”的含义更倾向于是涡旋气流。
2、烟具控温方式
关于“潮汐自适应控温”和“AI智能算法”,本人检索到湖南中烟近3年申请的与测量有关的专利共42件,貌似只有3件专利沾边(如下表所示),时间关系我没有细看专利全文,读者不妨自行查看。
考虑到的电阻测温和控温是非常成熟的技术,故测温和控温的关键估计不在硬件上而在于软件,即“AI智能算法”上,而纯算法很难申请专利,故“AI智能算法”的真面目暂且不详,但大概率是没有专利,谁都可以用,或者谁都可以自定义自己的“AI智能算法”,即便湖南中烟有算法专利也不怕,对于竞争对手来说,控温算法应该不是核心门槛。
3、烟具/烟支相关专利
基于以下两点原因,只需要查湖南中烟的专利就可以给出初步判断:
A、各中烟与烟草系统外单位合作的科研项目,基本上都会约定知识产权归属于中烟;
B、本人也查了合元集团近3年没有申请HNB相关专利。
下表列出来了湖南中烟近三年申请的烟具相关专利(黄色高亮行)和烟支相关专利(绿色高亮行),因时间原因本人没有细看,仅根据题目进行了粗略分类,感兴趣的读者可自行去查阅全文。此外,湖南中烟的专利代理机构貌似也没有对烟具(气溶胶发生器具)和烟支(气溶胶发生制品)在术语上进行区分,某些题目看起来是烟具的专利实际上打开看后是烟支专利,例如下图中第31号专利,请读者自行甄别哈。
粗略看下来,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CN120660929A这篇专利,其摘要显示: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系统。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主体;收容组件,设于主体,收容组件形成有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容纳腔,收容组件相对于主体可动;以及加热组件,穿过收容组件的底部延伸至容纳腔内,以对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内部进行加热,驱动收容组件运动可使气溶胶生成制品脱离加热组件;并且加热组件与收容组件的底部导热连接,使得加热组件的热量由收容组件的底部传导至收容组件的周侧,以对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周侧进行加热。
黄色高亮字体显示该专利烟具能实现中心加热、底部加热和周向加热,与宣传文章吻合较好,可能是高度相关专利。其中加热组件设置于烟具内来插入到烟支内部进行加热(而非象菲莫国际的terea烟支那样置于烟支中),暗示了大概率是电阻加热器,至此可以确定第二种加热方式是“电阻加热”而不是电磁加热,因为电磁加热器没有这么好的刚度(电磁加热的趋肤效应要求电磁加热器呈薄片状才加热效率最高且成本划算,而薄片状则刚度有限易弯折,不适合插入烟支,想象一下“阳痿”就不难理解)。
绿色高亮字体暗示该专利烟具具有“提取器”,可用于推出加热后的烟支,与下文就Nise烟支所讨论的“免清洁”相关。
当然,“已知产品,求其专利”是个很困难的事情,更何况目前还没有产品,只有宣传文章,因此难免会对应失误,待后续检验吧。
4、Nise烟支及其相关专利
烟支肯定是各中烟们的关注点,毕竟打印机不赚钱而硒鼓赚钱,赚钱全靠烟支这种易耗品已经成为HNB玩家的共识。我们看一下这款Nise烟支有关的宣传:
从宣传文章来看,烟支的创新点在于“新型封装技术”,可实现“直插直拔免清洁”。
以下几个烟支专利值得关注:
**湖南中烟的CN120052592A题为《加热卷烟》这篇专利貌似公开了“新型封装技术”,见其摘要
其实用堵头来防止掉渣思路并不新,菲莫国际早就有堵头专利或前部塞专利,详见本人在先博文《电磁片内置型HNB烟支加热不充分痛点及各家解决之道》。
**湖南中烟的CN120052592A题为《气溶胶生成制品》这篇专利貌似也公开了“新型封装技术”,见其摘要:
**湖南中烟的CN118749706A题为《气溶胶发生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提到了更多气路,再次印证了前述“涡流”是指“涡旋气流”而不是“涡旋电流”。
目前湖南中烟这些烟支专利还处于实质审查过程中并未授权,如我之前另一文章《搞个HNB烟支专利授权有多难?地狱级难度!附统计数据》所述,HNB烟支方寸之间已经很难再有创新,这几篇专利将来能否授权还是未知数。若能授权且与烟支产品直接相关,则非常有利于该烟支产品的海外销售,目前本人目测下来CN120052592A还是有一定的授权概率的。
5、Usonic Dual烟具和Nise烟支是否申请海外专利?
本人进行了检索,目前尚未发现湖南中烟对此有海外专利布局:
可见,目前湖南中烟的海外专利都发生在2021年及以前的,这与宣传文章中提到的“历经三年多的精心研发”不符。
将专利申请人换成“China Tobacco of Hunan”倒是能检索到4件海外专利且是近几年的,如下图所示,但不能确定这个都是“HUNAN BRANCH OF CHINA NAT TOBACCO CORPORATION”就是“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且都是基因育种相关专利,且都是荷兰和澳大利亚这种不实审就直接给授权的国家,显然跟HNB不相关。
这么重要的产品要推向全球市场却没有海外专利布局,着实令人费解。当然也许我检索不全面,或者人家以另外的主体去申请海外专利,或者相关海外专利申请程序正在启动中,我们拭目以待。
若最终未能启动专利海外布局,则该Nise烟支产在国际市场上将缺乏有效专利保护,此为该烟支推向国际市场的一个重大变数。
【题外话,估计湖南中烟的专利代理机构看到本文会偷着乐,又来业务了。】
6、炫酷拽的AI交互式操作界面
这个应该是这款烟具/迎合用户消费心理的大杀器吧,不过从技术角度来说,算不是实质性技术进步,属于已有技术的集成,估计很难有专利来对应实施保护。换句话说,竞争对手也可以随时这么玩,因为没有技术门槛或法律门槛。
另外,估计大家已经注意到,烟油雾化型电子烟最近几年开始疯狂地卷大屏、卷用户界面、卷智能交互),用美轮美奂的酷炫拽外观来吸引消费者,本款Usonic Dual烟具貌似也开始走这条路,毕竟如何吸引消费者才是经销商关心的。但不要忘了,对于一款HNB烟具和烟支,口味好才是硬道理和第一性原理,疯狂卷外观并不是长久之计,而且越是卷外观就越是显得核心技术底气不足。你看人家PMI的烟具就没有这么炫酷拽的外观,而是外观朴实无华,这恰恰说明PMI对核心技术的自信。
不妨参考一下科幻巨著《三体》里的情节:罗辑结束200年冬眠后复苏,发现智能显示技术和信息共享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场景,现实世界到处美轮美奂流光溢彩,但基础科技却因被三体人锁死仍停留在他冬眠时的200年前,这200年来世人在科技上只是在做量的扩展和细节改进,而并无质的飞跃。如同一辆马车,虽然车棚上雕金镶玉豪华奢侈,但在技术高度上甚至比不上一辆看似简陋的蒸汽机车原型机。
7、Usonic Dual烟具对菲莫iluma烟具/烟支的商业冲击
Usonic Dual烟具若按其宣传文章(下图所示)所述确实能解决PMI的iluma烟具+terea烟支的烟草受热不充分的痛点,对PMI具有一定冲击性。
但Usonic Dual超声加热技术路线、炫酷拽的外观以及复杂的AI控温技术可能会导致其综合成本上升,跟占据最佳技术生态位的PMI相比在成本上具有劣势。若PMI狠下心来对iluma烟具采用降价销售策略,则对Usonic Dual烟具是个生死考验。
虽然Nise烟支应该比Terea发烟量更大且口味更好,但Nise烟支专利能否全权专利授权以实现保护,是个巨大变数。
8、结语
无论如何,必须肯定湖南中烟和合元集团在技术创新和开拓HNB国际市场方面的努力,而且必须肯定他们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的意识,因为他们没有走打擦边球规避PMI专利的捷径去设计产品,而是选择了更艰难的独立开发新技术路线的策略,难能可贵。I且湖南中烟和合元集团充分实践了HNB烟具/烟支领域“以枪控弹”的开发策略(即要想烟支畅销必须先设计一款畅销烟具),策略得当。剩下的就是交给市场区做检验吧。
最后,由衷祝福湖南中烟和合元集团这款Usonic Dual烟具和Nise烟支能够取得海外销售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