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雪茄及烟斗可以抽,抽烟不行?这项立法有意思!
2025-04-29

在美国中部的威斯康星州,最近一项关于吸烟的立法提案引发了不小的讨论——议会正在审议的AB211法案,试图打破长达15年的禁令,允许该州新增“烟草酒吧”,但明确规定仅限雪茄和烟斗吸烟,香烟依旧被排除在外。

这种“区别对待”的操作听起来有点“双标”,背后其实藏着公共健康、经济利益与文化传统的复杂博弈。 

21.jpg


01

从“全面禁烟”到“限量放行”

威斯康星的控烟史有点拧巴


时间回到2009年,美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无烟革命”,威斯康星州也紧跟着出台了严格的室内禁烟法,把餐厅、酒吧、商场等几乎所有公共场所都划进了“无烟区”。但允许 2009 年前已存在的雪茄吧继续营业,只是明令禁止新增任何同类场所。

如今,州议会第 211 号法案(AB211)正试图改变这一现状——通过增设豁免条款,允许獾州(威斯康星州别称)迎来更多新雪茄吧。

这就好比给老玩家发了“免死金牌”,却给新玩家砌了一堵墙——整整15年,威斯康星州没新增过一家合法的室内吸烟酒吧。如今全州600万人口,只有15家“雪茄吧”零星分布在麦迪逊和密尔沃基,相当于每个雪茄吧要服务40万人。想在当地开个雪茄店?对不起,没酒类牌照的话,顾客连在店里点一支雪茄的资格都没有——法律规定,只有挂着B类酒类牌照的“酒馆”,才能申请“烟草酒吧”资质,传统雪茄店只能干瞪眼。


02

全国都在“松绑”

威斯康星为啥坐不住了?


这两年,美国各地对“烟草社交空间”的态度悄悄变了。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率先修改法律,允许新开雪茄吧;康涅狄格州紧随其后,蒙大拿州的类似法案也在议会流程中。威斯康星州一看邻居们都在“拆墙”,再看看自家“雪茄吧”屈指可数的现状,终于坐不住了。  

背后的驱动力其实挺现实:一方面,雪茄消费自带“高端社交属性”,很多人愿意为了一支好雪茄专程跑一趟,顺便在酒吧里喝上一杯,带动的餐饮、住宿消费不容小觑。新增雪茄吧还能带来旅游收入及创造一些就业岗位。另一方面,美国的雪茄文化本来就有深厚土壤,从西部牛仔到华尔街精英,雪茄常被当作“社交润滑剂”,威斯康星的老烟民们早就盼着有个像样的地方能和同好聚聚,而不是躲在自家车库里偷偷抽。 


03

AB211法案的“精明设计”

既要开闸放水,又要画地为牢


这次推出的AB211法案,与其说是“全面放开”,不如说是“精准松绑”。立法者生怕步子迈太大扯着蛋,给新雪茄吧设了三道“关防”:  

首先,必须“持证上岗”且“血统纯正”。想申请“烟草酒吧”牌照?先去办个B类酒类许可证,说白了就是你得先是个合格的酒馆,然后卖雪茄和烟斗烟草的收入还得占总营收的15%以上——想靠卖酒为主、顺带卖点雪茄蹭牌照?门都没有。

其次,“业务范围”被严格限定:不能卖餐食。这招其实是给反对者的“定心丸”,毕竟2009年禁烟令最受好评的就是把餐厅彻底禁烟,立法者怕新雪茄吧变成“带烟的餐厅”,干脆一刀切:想吃东西?出门右转找正儿八经的餐馆去。

最关键的是,吸烟种类被“拉黑”了一半:香烟严禁入内,只有雪茄和烟斗被允许。给人的感觉像是“雪茄烟雾颗粒较大,扩散范围相对可控”,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本质上是在给“相对小众的高端烟草消费”开绿灯——香烟用户基数太大,二手烟争议更激烈,拿雪茄试水,阻力会小很多。 


04

当“自由”撞上“健康”

州内的神仙打架从未停过


法案一推出,威斯康星州立刻分成了两派。

支持方里,一是那些雪茄爱好者们,他们普遍认为,适当的放松禁令,增加雪茄吧的数量,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合法、舒适且相对集中的吸烟环境。

二是部分烟草产业的从业者和相关企业,他们觉得新建雪茄吧意味着更多的市场机会、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及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也有利于带动当地烟草种植、批发零售等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对整个烟草产业链都是一次难得的契机。

三是一些地方官员和共和党人士,他们从经济发展、就业以及满足部分民众需求等角度出发,认为该法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因为这可能会给当地带来更多的人气和经济收益。

当然,反对的声音也很强烈。这里面以一些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健康倡导组织以及民主党人士为主。

他们首先是担忧雪茄吧的增加会导致二手烟暴露风险上升。尽管法案规定了吸烟种类的限制和一些场所要求,但他们还是担心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这些规定可能会被钻空子,二手烟还是很容易扩散到周边区域,从而对不吸烟者,尤其是那些对二手烟敏感的人群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反对者们认为,允许更多的雪茄吧存在,可能会对青少年产生不好的示范效应。青少年可能会受到这些场所的吸引,进而对吸烟行为产生好奇和模仿心理,从而增加青少年吸烟率,这将给未来的公共健康带来更大的挑战。

再者,一些民主党人士比较注重选民的健康权益和公共利益,他们觉得在当前社会对健康关注度这么高的情况下,冒着可能增加二手烟危害的风险去推动这样的立法,有点得不偿失。


05

这场立法实验

或许照见了控烟政策的未来


目前,AB211法案已经进入州议会审议阶段,支持者和反对者还在激烈博弈。但无论结果如何,威斯康星的这波操作,其实暴露出美国控烟政策的深层矛盾:当“保护公众健康”和“尊重个体选择”发生冲突,当“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需要平衡,政策该怎么选?  

从全国来看,这种“分类监管”的思路正在蔓延——比如有的州允许赌场设吸烟区,有的州对电子烟和传统香烟区别征税。威斯康星的“雪茄吧特例”,不过是这种趋势的一个缩影。支持者觉得这是“务实的妥协”:给成年人一个合法的社交空间,同时用严格的限制把风险降到最低;反对者则认为这是“双标”的开始:既然雪茄危害不小,凭啥区别对待?  

或许,这场争议的核心,在于我们如何定义“自由”和“责任”。当一个人在雪茄吧里点燃一支烟,他享受的是个人爱好的满足,而周围人有权期待的,是商家能做好通风隔离,是法律能划清边界,是社会能在多元需求中找到平衡。威斯康星的法案究竟是“明智的创新”还是“危险的试探”,可能需要时间来验证,但至少,它让我们看到:在公共政策的世界里,非黑即白的答案越来越少,而“复杂的正确”,正在成为常态。  

说到底,控烟从来不是简单的“禁”与“放”,而是需要在科学依据、民意诉求和现实利益之间走钢丝。威斯康星这一步迈得稳不稳,或许将为全美国的类似立法提供一个值得研究的样本——毕竟,如何让“想抽的人有尊严地抽”和“不想抽的人免受危害”同时实现,从来都是道复杂的应用题。

图片及新闻资料来源:cigaraficionado

网址:https://www.cigaraficionado.com/article/wisconsin-may-open-doors-to-new-cigar-bars


1721719775136094[1] - 副本.png

关键词: 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