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电子烟行业如一匹脱缰野马,在资本、渠道、供应链的催化下高歌猛进。然而,从“国标落地”到“口味管控”,从“直播监管”到“出口受限”,行业正进入监管收紧与结构调整的新周期。
2025年,电子烟人过得并不轻松。
品牌扎堆、价格战混乱、渠道被压、利润被挤、产品同质、用户疲劳……每一个环节都被“卷”得筋疲力尽。“内卷”已经成为横亘在所有电子烟人面前的一座大山,谁都知道问题在哪,但却没人停得下来。
而此刻,国家政策已经亮出了明确的方向信号:
要求市场规范、禁止倾销
鼓励技术创新、品牌出海
支持有差异化价值的企业走可持续路线
这,不就是给“反内卷”开绿灯了吗?
在国家都开始“反内卷”的今天,电子烟行业的卷还要继续吗?
01
电子烟行业为何内卷成疾?
行业门槛低,代工贴牌成潮
相同模具、雷同口味、换壳贴牌
初创品牌扎堆,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
政策限制压缩创新空间
口味限制后,创新集中在包装、结构、气道,但差异化有限
海外政策趋紧,企业“回流”,内战加剧
资本短视催生“快招快爆”模式
抢招商、拼返点、靠烧钱上量
最终形成“靠压货做营收”的虚假繁荣
渠道话语权大,反噬品牌
为了进店,品牌不得不让利到极致
经销商“骑脸”,价格乱象丛生
用户感知模糊,品牌溢价消失
消费者只认口味和价格,不认品牌
用户体验难以留存,只能靠促销维持销售
02
国家开始“反内卷”,释放了哪些信号?
价格管控成为重点
国家烟草专卖局已明确要求:禁止恶性价格竞争,打击低价倾销行为,守护市场稳定。
鼓励技术创新与品牌提升
多项政策提出:鼓励电子烟企业提升技术含量、增强产品创新能力,打造真正有竞争力的中国品牌。
出海被写入战略方向
在国家层面,“中国品牌出海”已成为关键议题,电子烟行业被视为出海新兴产业之一,尤其在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被寄予厚望。
03
行业如何“反内卷”?五个关键行动建议
反内卷不是不作为,而是拒绝无效竞争,重建商业基本盘。
精简SKU,做强核心产品
一百个SKU不如一个能打的“大单品”。用用户数据优化产品逻辑,用爆品思维取代堆量幻想。
控价为本,重建渠道信任
没有利润的渠道只会走向崩塌。要建立严格的价格体系,用制度保障每一环的利益空间。
投入研发,构建产品壁垒
别再炒概念、蹭包装了。用雾化效率、口感稳定、使用安全这些“硬指标”建立真正的护城河。
放眼全球,布局合规出海
中国的“烟雾”正在走出国门。把合规做到位,把品牌往前推,在国际市场寻找新增长。
建设品牌资产,而非压榨代理
不再靠“压货—返点”堆销量,而是靠复购率、用户口碑、内容生态沉淀可持续品牌力。
最后
今天不反内卷,明天只能出局
当国家都在“反内卷”的时候,电子烟行业没有理由再固守“短期主义”和“低质量扩张”。
真正活下来的,不是卷的最狠的,而是转的最快的。
所以,我们倡议:
少一点“招商会话术”,多一点“产品复购逻辑”
少一点“价格表诱惑”,多一点“品牌价值建设”
少一点“硬压渠道”,多一点“长期共赢”
电子烟行业的明天,不在内卷里,而在方向里。
行业的内卷,不是因为电子烟不好,而是因为我们太急功近利。
当监管趋严,投机退潮,真正有技术、有战略、有品牌观的企业,才是这场洗牌中的幸存者。
愿你不是“那一支被压价消亡的烟”,而是那个引领行业理性回归的品牌。
是时候,启动“反内卷行动”了!
加入行动,一起打造利润稳定、品牌长线、渠道有尊严的电子烟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