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电子烟风暴:一场立法僵局下的地方突围与全国博弈
VAPE NEWS
风暴眼中的市场
在俄罗斯,一场围绕电子烟的监管风暴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展开。当联邦层面的全面禁令陷入立法拉锯战之时,多个地区政府已率先亮出禁售利剑。这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行的监管运动,正重塑着俄罗斯尼古丁消费市场的格局。
地方政府的闪电行动
达吉斯坦共和国成为这场运动的最新参与者。州长梅利科夫公开呼吁将本地区列为电子烟禁售试点,直言不讳地指出:“电子烟的主要用户是青少年,现有限制形同虚设。”
这场地方运动的催化剂来自2025年8月23日的关键会晤。下诺夫哥罗德州长尼基京在与普京总统的工作会谈中,重提授权地方政府实施电子烟禁售的建议,并获得总统“你就当我已经同意了”的明确支持。
更激进的行动发生在沃洛格达州。州长菲利莫诺夫将电子烟称为“种族灭绝的武器”,并通过密集的行政检查对电子烟门店实施实质禁售。该地区已成为地方监管的试验场。
联邦层面的立法困局
尽管地方行动风起云涌,联邦立法却陷入令人困惑的停滞。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曾在2025年8月23日承诺“两个月内推动禁令通过”,但期限将至,全面禁令仍无实质进展。
这种矛盾背后是残酷的经济现实。据健康组织Health Nation估算,2025年电子烟消费税将贡献500亿卢布(约6.2亿美元)的财政收入。这笔巨额资金使得全面禁令变得复杂而艰难。
真假难辨的市场现状
国家杜马健康保护委员会主席列昂诺夫透露的60%假冒伪劣产品这一数据,揭示了俄罗斯电子烟市场的混乱本质。他断言:“禁令实施后,假货市场将明显收缩,儿童将无法轻易获得电子烟。”
然而,商界对此表示强烈质疑。一位匿名电子烟商家警告:“几乎每两人中就有一人吸烟,全面禁售等于切断重要税源,是经济自杀。”这种观点在业界颇具代表性。
经济学家的深度解读
俄罗斯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克里切夫斯基提出了一个颠覆性观点:地方禁售并非反电子烟势力的胜利,而是其“惨败”。他认为,分散的地方禁令将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可能彻底扼杀全国禁令的推进。
未来的可能路径
俄罗斯律师协会成员米特留克给出了相对理性的解决方案:通过地方试点积累经验,建立完善监管机制后逐步推广全国。这种渐进式思路旨在避免重蹈哈萨克斯坦全面禁售催生庞大黑市的覆辙。
博弈中的生存之道
在这场多方博弈中,电子烟行业正面临生存考验。一方面是74%的民众支持率给禁令提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是500亿卢布税收体现的经济价值。俄罗斯的电子烟监管之路,注定要在健康诉求与经济现实之间寻找微妙平衡。
随着2025年底这个决策时间点的临近,这场关乎行业存亡的博弈即将进入高潮。无论结果如何,俄罗斯的电子烟市场都将在这次深度调整中完成重构。

图为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与下诺夫哥罗德州州长格列布·尼基京(Gleb Nikitin)于2025年8月22日在萨罗夫举行工作会谈。尼基京在会上提议授权地方政府全面禁止电子烟销售,并表示愿意担任试点地区;普京现场回应:“你就当我已经同意了,这是个好提议。”图片来源:俄罗斯总统官方网站(Kremlin.ru)

图为沃洛格达州立法会议提交的法案 №787164-8,旨在赋予俄罗斯各联邦主体制定更严格含尼古丁产品零售限制的权力。该法案于2025年被否决,现已归档。图片来源:俄罗斯国家杜马立法支持系统网站(sozd.duma.gov.ru)

图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立法杜马提交的法案 №913952-8,提议禁止在所有公共交通停靠点销售烟草和含尼古丁产品。截至目前该法案仍在国家杜马审议中。图片来源:俄罗斯国家杜马立法支持系统网站(sozd.duma.gov.ru)
俄罗斯电子烟市场剧变与中国品牌的破局之道
VAPE NEWS
一、俄罗斯政府对电子烟市场的态度:健康优先与经济权衡
俄罗斯政府对电子烟的态度以 “保护青少年”为核心,呈现“地方先行、联邦观望”的特点:
健康与社会问题驱动:地方政府(如达吉斯坦、下诺夫哥罗德州)将电子烟视为“青少年健康威胁”,州长梅利科夫指出电子烟主要用户为青少年,现有限制不足。普京在2025年8月与州长尼基京会晤时直接支持地方禁令试点,称其为“好提议”。
经济利益的拉扯:联邦层面拖延全面禁令,主因税收考量。2025年电子烟消费税预计贡献500亿卢布(约6.2亿美元),但健康组织Health Nation等施压要求禁售,形成“税收VS公共健康”的博弈。
执法与舆论双压: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称74%民众支持禁令,地方通过加强卫生、消防检查变相打压电子烟门店(如沃洛格达州)。政府倾向以 “试点禁令”观察效果,避免重蹈哈萨克斯坦全面禁售引发黑市的覆辙。
关键矛盾:政府希望在保护青少年与维持税收间找到平衡,但地方行动已实质压缩市场空间。
二、2025年近两个月重大变革与新增法规
近两个月(2025年8月-10月)的重大变革聚焦于地方试点推进与立法突破:
地方禁令试点启动:
2025年8月23日:下诺夫哥罗德州长尼基京与普京会晤,重启“地方电子烟禁售”提案,获普京支持,该州有望成为首个试点。
2025年10月20日:达吉斯坦州长梅利科夫公开呼吁加入试点,强调禁令可“降低发病率”。
沃洛格达州通过行政施压(如突击检查)迫使门店关闭,州长菲利莫诺夫称电子烟为“种族灭绝武器”。
联邦立法进展:
2025年10月21日:国家杜马一读通过 “禁止在公共交通站点投放电子烟广告”法案,旨在减少产品可视性。
2025年9月10日:国家杜马健康保护委员会主席列昂诺夫承诺,2025年底前决定全面禁令,并指出当前市场60%为假货,禁令可助打击黑市。
经济数据凸显风险:
消费税损失预估 500亿卢布,但禁售派认为黑市扩张后执法成本更高。商界代表警告“经济自杀”,若全面禁售,税收将转入灰市。
2025年新增电子烟法规总结:
广告限制:公共交通站点禁止电子烟广告(法案一读通过)。
地方禁售权:赋予联邦主体制定更严格销售限制的权力(提案曾被否决,但地方已实操)。
消费税调整:对尼古丁原料和无烟草混合物征收新税,旨在填补预算。
三、中国品牌方盈利策略:合规、转型与本地化
在俄罗斯市场动荡下,中国品牌需放弃“野蛮生长”逻辑,转向 “合规深耕”模式。具体策略如下:
强化合规与认证:
应对法规:严格遵守广告禁令(如避免公交站投放),确保产品标注健康警告,并获取俄罗斯质量认证(如GOST-R)。
数据支撑:当前60%市场为假货,品牌可通过 “防伪溯源系统”建立信任。例如,借鉴中国烟草企业的二维码追踪技术,减少打假成本。
转向成人市场与减害产品:
目标客群重置:避免青少年营销,专注成年吸烟者。推出 “低尼古丁”或 “非尼古丁”电子烟,贴合政府减害诉求。
案例参考:英国电子烟品牌JUUL在青少年争议后转型成人市场,销售额维稳;中国品牌可仿效,开发烟草味替代品。
本地化合作与政策游说:
与地方政府合作:在试点地区(如下诺夫哥罗德)参与公共健康项目,如赞助戒烟计划,换取销售许可。俄罗斯律师协会成员米特留克指出,试点需“配套监管机制”,品牌可主动提供数据支持。
游说税收优势:强调电子烟对传统卷烟的替代效应。据Health Nation数据,俄罗斯卷烟消费下降,电子烟上升,品牌可论证 “电子烟贡献税收且减少传统烟草危害”,争取政策缓和。
多元化与渠道调整:
产品多元化:扩展至相关领域,如戒烟凝胶、雾化器设备,降低单一依赖。例如,中国品牌SMOK通过硬件销售抵消烟弹限制。
渠道优化:减少线下门店,转向电商平台(如Yandex.Market),规避地方检查。2025年沃洛格达州门店因检查骤减,线上渠道受影响较小。
预判黑市风险与退出机制:
数据警示:列昂诺夫称禁令后假货市场收缩,但商界警告黑市兴起。品牌需避免灰市卷入,否则面临法律风险。
战略转移:若禁令全面落地,可转向中亚或东欧市场,如哈萨克斯坦禁售后需求外溢。
构建“防打压”电子烟商业模式:在俄罗斯市场的生存与盈利指南
当前的俄罗斯市场,一刀切的“全面禁令”之所以推迟,根本原因在于500亿卢布(约6.2亿美元)的巨额税收与60%的假冒伪劣产品这两个核心矛盾的拉扯。这恰恰为有准备的品牌提供了构建“防打压”模式的战略窗口。其核心思路是:从“问题的制造者”转型为“政府的解决方案提供者”。
核心策略一:产品策略——从“广谱娱乐”转向“精准减害”
1. 坚决切割青少年市场:
行动:立即停止所有水果味、糖果味等对青少年有强烈吸引力的产品线。主推传统烟草味、薄荷味等面向成年烟民的产品。
数据支撑:政府指控的根源在于“电子烟的主要用户是青少年”。主动切割此市场,等于移除了政府打压的最主要理由。这将使你的品牌与市面上60%的“问题产品”划清界限。
2. 开发“成人减害”产品线:
行动:推出低尼古丁含量或 尼古丁盐技术更稳定、释放更平缓的产品,并明确标注“本产品适用于希望减少传统卷烟危害的成年吸烟者”。
数据支撑:俄罗斯有近一半人口吸烟,这是一个巨大的减害替代市场。你的品牌定位不再是“创造新用户”,而是“转化老烟民”,这完全符合公共卫生利益。在游说时,可以引用数据:“若10%的烟民转向本品牌减害产品,预计可减少[具体数字]吨焦油吸入。”
3. 布局“后禁令”硬件生态:
行动:即使烟弹被禁,硬件设备本身法规可能更宽松。重点发展可重复填充的开放式雾化器(Open Pod System)及相关零配件(雾化芯、电池)。同时,探索零尼古丁雾化精油(如草本、咖啡因雾化棒)市场。
逻辑:此策略旨在应对最极端的情况——尼古丁烟弹被全面禁止。届时,庞大的存量用户设备将成为你的现金牛,而零尼古丁产品则开辟了全新的合法赛道。
核心策略二:渠道策略——从“野蛮铺货”转向“合规精品”
1. 线上渠道“实名化”与“精英化”:
行动:与俄罗斯主流电商平台(如Wildberries, Ozon)合作,建立强制性的年龄验证系统。借鉴中国“支付宝实名认证”经验,在支付环节嵌入身份核验。
数据支撑:这直接回应了列昂诺夫的担忧:“儿童将无法再轻易获得电子烟”。你可以向政府展示:“通过我方渠道,实现了100%的成人消费者验证”,将你的电商渠道打造为“合规示范点”。
2. 线下渠道“去风险化”与“高价值化”:
行动:主动撤离容易被突击检查的街边小店、地下通道。将线下销售点设置在高端商场、成人会员制商店或与传统烟草专卖店合作。
逻辑:菲利莫诺夫州长在沃洛格达州打压的正是“杂乱无章的门店”。通过进入高端、规范的销售场景,你的品牌形象从“街头快消品”提升为“成年人的精品消费品”,极大降低了被执法风险。
3. 建立“B2B企业福利”通道:
行动:与企业合作,将电子烟作为“员工戒烟福利”的一部分,以团购形式直接销售给企业。
逻辑:这是一个政府几乎无法指责的渠道。你直接服务于企业的“员工健康计划”,赋予了产品明确的“减害”和社会责任属性,同时确保了客户的成年属性。
核心策略三:合规与公关策略——从“被动受查”转向“主动共建”
1. 极致化合规,将“纳税”作为护身符:
行动:确保每一笔交易、每一个卢布的消费税都清晰可查、足额缴纳。定期发布 《社会责任与税收贡献白皮书》。
数据支撑:高声宣告:“我品牌虽只占市场X%的销量,但贡献了Y%的合规税收。” 将你自己与那占市场60%却偷税漏税的假冒伪劣产品形成鲜明对比。让政府意识到,打压你等于打击自己的钱袋子。
2. 主动参与试点,成为“监管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行动:当某地区(如下诺夫哥罗德)成为试点时,不要逃离,而是主动申请成为 “监管实验合作伙伴”。向地方政府提交你的全链条可追溯防伪系统和成人验证方案,请求在监管下有限运营。
逻辑:正如米特留克所言,试点需要“配套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你可以提供这套机制。成功了,你成为全国推广的模板;失败了,你也获得了宝贵的一手数据。这变“被动挨打”为“主动合作”。
3. 投资“社会价值”,重塑品牌叙事:
行动:资助独立的公共卫生研究,探讨电子烟在俄罗斯成年烟民中的减害效果。联合非政府组织,发起 “守护青少年,向非法电子烟说不”的公益运动。
逻辑:你的对手不是政府,而是非法产品和青少年滥用问题。通过打击这些“真问题”,你将品牌的叙事从“我们想卖货”扭转为“我们与政府一道解决社会问题”,从而赢得生存的正当性。
总结:你的“防打压”商业模式蓝图

在俄罗斯,最大的风险不是政策本身,而是品牌与“社会问题”的绑定程度。通过上述模式,你的品牌将成功将自己重新定位为:一个依法纳税的贡献者、一个保护青少年的合作者、一个帮助成年烟民减害的创新者。当你的存在利大于弊时,你便不仅在禁令中存活下来,更能收割那些被清退的竞争对手留下的巨大市场。
四、在监管风暴中寻找确定性
俄罗斯电子烟市场正经历 “地方试点推动全国政策”的关键期,政府态度以健康为主导,但经济现实使其谨慎。中国品牌方需:
短期:紧盯2025年底联邦禁令决策,强化合规;
长期:通过产品创新与本地合作,将危机转为行业洗牌机遇。
核心逻辑:在政策不确定中,唯有主动适应监管、用数据证明社会价值(如减害与税收),才能实现可持续盈利。俄市场的动荡不是终点,而是品牌韧性的试金石。
数据来源:俄罗斯国家杜马法案、Health Nation报告、地区政府声明(2025年8-10月)。
免责条款:
1.文章来自于海外媒体,国内禁止流通。本文仅供产业技术、政策等专业研究之用,文中提及的品牌、产品仅为客观描述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品牌或产品的推荐或推广。
2.各类尼古丁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卷烟、电子烟及加热不燃烧产品)均对健康存在危害。请严格遵守所在国的相关法律和使用规定。
3.本文内容禁止未成年人阅读或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