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行业正经历从狂热到理性的深刻转变。曾经资本涌入、全线大涨的盛况已不复存在,不少公司陷入发展困境甚至走向没落。在分析诸多失败案例时,我们发现一个惊人共性:企业的衰落与一批“伪高管”的存在密不可分。
这些高管拿着丰厚的薪水,占据关键职位,却未能为企业创造相应价值,反而成为组织前进的绊脚石。
电子烟行业已从最初的野蛮生长的“浅海”区域,驶入了需要精细运营和战略深度的“深海”领域。在这个过程中,伪高管的弊端被无限放大,最终导致企业迷失方向甚至触礁沉没。
行业转型:
从浅海到深海的挑战
电子烟行业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最初的“浅海”时期,市场快速增长,政策尚不完善,企业依靠流量红利和渠道快速扩张就能获得成功。这个阶段的特点是门槛低、回报高、竞争粗放。
随着行业逐渐规范,市场进入“深海”领域。深海区的特点是政策趋严、竞争加剧、利润摊薄,需要企业具备更强的产品力、管理力和战略定力。
深海环境对电子烟企业的高管团队提出了全新要求:
曾经在浅海区域奏效的粗放式管理、营销驱动、快速获客的能力,在深海区域已不再适用。而今,企业需要的是精细化运营、技术创新、合规管理和组织建设等更为扎实的能力。
遗憾的是,许多电子烟公司的高管团队并未能及时完成这一转型。他们在浅海时期表现出色,但在深海环境中却显得力不从心,最终导致企业无法适应新的竞争环境。
目标迷失:
伪高管与企业同床异梦
真正的企业高管应当与组织拥有共同的目标感和使命感,将个人发展与企业成长紧密相连。然而,伪高管往往缺乏这种共同目标,他们更关心的是个人利益而非公司长远发展。
伪高管的典型表现是短期行为导向:过度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企业的目标;热衷于立竿见影的项目而忽视需要长期投入的基础工作;追求个人履历的亮点而非企业实质性的进步。
在电子烟行业,我们常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高管在产品研发上急功近利,追求营销噱头而非真正的技术创新;在渠道建设上涸泽而渔,透支品牌潜力换取短期销量;在人才发展上只用不养,导致组织能力逐渐空心化。
这些行为背后,是目标感的错位。当行业处于风口期时,这种目标迷失的危害可能被增长所掩盖;一旦行业进入平稳期或下行期,其破坏性就会充分暴露。
伪高管与企业更像是交易关系而非伙伴关系。他们在顺境时共享荣耀,在逆境时却最早动摇,甚至悄然寻找下一任雇主,留下满目疮痍的组织。
能力缺失:
纸上谈兵与动手能力不足
深海竞争环境要求高管既要有战略眼光,也要有扎实的动手能力。然而,伪高管往往缺乏将战略落地的执行能力。
电子烟行业的伪高管常见特点是:善于编织华丽PPT和宏大叙事,却无法推动具体工作有效开展;擅长开会发言和部署任务,却缺乏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喜欢引入各种管理理论和工具,却无法将其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在技术研发方面,他们大谈创新和颠覆,却对电子烟的核心技术、用户体验和品质控制知之甚少;在品牌建设上,他们高呼打造百年品牌,却连基本的用户画像和品牌定位都把握不清;在渠道管理上,他们强调数字化和新零售,却对线下渠道的实际运营一知半解。
当企业遇到真正的挑战时,这些伪高管无法深入一线,带领团队突破难关。他们更像是旁观者而非解决问题的领导者,习惯于听取汇报而非亲自动手寻找答案。
在深海竞争中,企业需要的不是纸上谈兵的将军,而是能够带头冲锋的将领。没有动手能力的高管,终将在真枪实弹的商战中原形毕露。
官僚作风:
压制人才与拒绝异议
伪高管往往带有浓厚的官僚气息,他们建立壁垒、强调等级、排斥异己,对能力强、有主见的下属充满戒备甚至敌意。
这种官僚作风具体表现为:过度强调流程和形式,而非实质和结果;建立信息壁垒,通过垄断信息来巩固自身地位;排斥不同意见,将下属的质疑视为挑战权威。
在电子烟这样快速变化的行业,官僚主义危害尤为严重。它会导致企业反应迟钝,错失市场机会;抑制组织活力,使优秀人才流失;滋生形式主义,大家更关注“谁对谁负责”而非“什么对事情负责”。
更可怕的是,官僚作风会形成一种“逆向选择”机制:有思想、有能力的优秀人才因为无法忍受僵化氛围而选择离开,留下的往往是善于钻营、唯命是从的员工。长期以往,组织能力不断退化,最终丧失竞争力。
伪高管通过压制强下属来获得安全感,却不知这正是组织走向衰败的开始。一个健康的企业应当鼓励人才辈出,而非人才凋零。
向上管理:
极致的关系经营术
伪高管往往精通向上管理和关系经营,他们将大量精力用于揣摩上意、构建关系网络,而非实实在在的业绩创造。
这种向上管理体现在多个方面:选择性汇报,夸大成绩掩盖问题;投其所好,说老板想听的话而非真实情况;打造个人形象,通过包装自己和建立派系来巩固地位。
在电子烟行业,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高管将老板的认可视为最高目标,而不是市场的认可;将办公室政治玩得炉火纯青,却对真正的业务问题束手无策;在资源分配上偏向于能彰显个人政绩的项目,而非对企业最有价值的领域。
极致的向上管理短期内或许有效,长期却必定露出马脚。当企业老板被层层过滤的信息所包围,听不到真实的市场反馈和用户声音,就会做出偏离实际的决策,最终将企业带入困境。
伪高管建造的信息茧房,最终可能成为企业决策者的牢笼,切断他们与真实世界的连接。
没有担当:
伪高管的“责任漂流”
伪高管最致命的特征或许是缺乏担当,他们在顺境时争功诿过,在逆境时明哲保身。
责任逃避的表现形式多样:抢功推过,将成功归因于自己,将失败归咎于他人或环境;风险规避,只做不会出错的事,而非应该做的事;决策犹豫,面对关键选择时拖延或交由集体决定,以分散个人责任。
在电子烟行业面临政策调整、市场变化等重大挑战时,这类高管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保全自身利益:裁员时先裁减可能威胁自己地位的优秀员工;预算削减时先砍掉重要但不易显功的长期项目;业绩下滑时找各种外部理由为自己开脱。
责任逃避的直接后果是企业错失转型良机。在行业转折点,需要的是勇于担当、果断决策的领导者,而非精于算计、畏首畏尾的官僚。
伪高管就像精致的瓷器——美观但易碎,无法承受真正的压力和挑战。当企业航行在深海水域,面对暗流和礁石时,这样的领导者无法带领团队安全抵达彼岸。
伪高管问题的根源
“问题出在前三排,根子还在主席台”,这是组织管理中的一句俗话。当一个团队充满了伪高管,往往反映了企业文化和CEO的深层问题。
伪高管的滋生通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CEO的用人标准:是看重真才实学还是表面功夫?是欣赏敢于直谏的诤臣还是喜欢唯命是从的佞臣?
企业的评价体系:是奖励实实在在的业绩还是华丽的汇报?是鼓励担当风险还是惩罚失败?
组织的文化氛围:是开放包容还是封闭保守?是直面问题还是掩盖矛盾?
解决伪高管问题,关键在于CEO的自我反思和组织文化的重塑。CEO需要扪心自问:我是否创造了让真高管茁壮成长、让伪高管无处遁形的环境?
最关键的是找到与CEO价值观一致,却又能解决更前沿问题的高管。这些真正的领军人物既能够理解企业使命,又具备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和魄力。
电子烟行业已经告别野蛮生长时代,进入深海竞争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的成功不再依赖于单个英雄式的CEO,而是依靠一个真正高效的高管团队。清除伪高管,培养和吸引真高管,或许是电子烟企业在深水区突围的关键一战。
对于电子烟企业而言,现在正是刮骨疗毒、净化团队的最佳时机。毕竟,只有在退潮时,才知道谁在裸泳;只有在深水区,才看得出谁是真正的游泳健将。
特别声明:
1、研究用途 | 本文仅作产业技术及行业研究交流,涉及品牌和产品均为客观分析案例,不含任何商业推广意图,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2、健康警示 | 所有烟草、电子烟均存在健康风险!未成年人禁止使用。


